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和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按照团中央、团省委和校党委的统一部署,校团委积极组织开展了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化学化工学院“青苗护航”支教团的实践事迹吧~
商丘师范学院"青苗护航"志愿支教团于2025年7月4日至7月15日,赴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坞镇陈楼村小学开展为期12天的支教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特色课程教学、家访及田园实践等活动,为乡村儿童带去知识与温暖,传递关爱与希望。
特色课程,点亮童心
在陈楼村小学的艺术课堂上,志愿者们用温暖与耐心编织着一个个动人的教育瞬间。他们深知,对于这些乡村孩子来说,艺术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每一次画笔的挥动,每一个音符的跃动,都在悄然打开孩子们封闭的心扉。志愿者们俯下身来,用平等的视角与孩子们交流。他们不急于追求作品的完美,而是更注重过程中情感的流动。当羞涩的孩子终于敢放声歌唱,当内向的学生开始用画笔表达内心,这些细微的变化让志愿者们倍感欣慰。艺术成为了连接心灵的桥梁,让孩子们在创作中找到了自信与快乐。"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艺术知识,更是一份被看见、被理解的温暖。"志愿者们在教学日记中这样写道。在这个夏天,艺术课堂成为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而志愿者们用爱与专业,为这些乡村儿童播下了美的种子。

家访送暖,情系家庭
支教期间,团队还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成长需求。志愿者们与家长亲切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为困难家庭链接社会资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家访不仅拉近了志愿者与家庭的距离,也让教育关怀从课堂延伸至生活。

田园实践,体验农情
为深入感受乡村生活,志愿者们走进田间地头,参与农事劳动。他们帮助村民采摘桃子、清除杂草,亲身体验农耕的辛劳与乐趣。在劳作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更加理解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不易。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这次实践让他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服务乡村的责任感。

暖心慰问,助力成长
在支教活动期间,“青苗护航” 志愿支教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7 月 8 日,团商丘市委、团睢阳区委、坞墙镇人民政府及化学化工学院的领导老师代表,7 月 12 日,中共睢阳区委的相关负责人,分别来到陈楼村小学看望志愿者和孩子们。他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书包、文具等丰富的学习用品,并亲切询问了支教团成员的生活与工作情况。 慰问活动中,各单位领导对支教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表示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孩子们收到崭新的学习用品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次慰问不仅为乡村儿童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展现了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关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温暖力量。

12天的支教活动短暂而充实,“青苗护航”志愿支教团用青春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为乡村儿童带去了知识与温暖。团队成员在奉献中收获了成长,孩子们在陪伴中感受到了关爱。活动结束后,支教团将整理影像资料和教学案例,形成乡村教育调研报告,并建立线上帮扶平台,持续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为乡村教育注入了青春动能,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青苗护航”志愿支教团将继续传递爱心,让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审核:徐航 编审:张颖辉 签审:刘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