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新闻 >> 正文

团学新闻

    商丘师范学院:青春奔赴基层,实践淬炼担当

    2025年08月30日 09:52  点击:[]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增长实干本领,商丘师范学院团委精心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组建实践团队702支,近7000学子主动奔赴乡村与基层一线开展实践,在“行走的思政课”中直观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图景,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构建长效机制,提升育人实效

    6月27日,校团委再度带队赴柘城县司洼村、肖庄村,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聚焦乡村所需,实践赋能成长”为导向,精心组织理论宣讲、家电维修、文艺演出、送医义诊等多元服务,收获村民交口称赞;为构建长效机制,校团委与两村村委就进一步细化服务内容与时间安排进行沟通交流,积极推进“校地共建实践基地”,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青春动能,为青年学子搭建稳定实践育人平台;充分发挥校园新媒体矩阵作用,校团委微信公众号开设暑期社会实践专题版块,常态化更新推文,并制作2025年暑期实践简报100期,在国家级、省级媒体发文162篇,积极展示我校社会实践成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追寻总书记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校青马社团“烽火记忆青年说”宣讲实践团立足河南抗战史实,赴河南省郑州、洛阳、商丘等6市13地基层一线开展红色故事宣讲17场次,通过生动讲解、史料展示、互动问答、短片等形式,以青年之声向基层民众讲述抗战故事,展现抗战岁月的峥嵘历史与时代回响,推动红色基因在中原大地代代相传。

    经济管理学院“红韵薪火映井冈,青春实践铸初心”实践团,赴井冈山开展9天学习调研。通过专题讲座学井冈山斗争史,“三湾改编”情景教学悟“党指挥枪”意义,重走挑粮小道体会革命艰辛,走访老区村落听红色故事、探红旅融合路等,在追寻革命先辈足迹中淬炼理想信仰、厚植家国情怀。

    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承焦裕禄精神”宣讲团赴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详细了解其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的艰辛历程,深刻感悟焦裕禄精神内涵,后赴商丘供销社区,结合调研素材精心打磨宣讲内容,开展分众化宣讲;建筑工程学院“裕见初心,与国同行”实践团走访兰考县张庄村,了解其从昔日“风沙窝”到如今“小康村”的变迁历程,深化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并结合专业知识为张庄村进一步活化红色资源、优化乡村空间规划建言献策。

    扎根中原大地,助力乡村振兴

    美术学院“廉韵绘彩,艺心乡绘”实践团赴商丘市柘城县司洼村开展墙绘实践活动,团队深挖村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确定墙绘主题,克服墙面不平整、高温多雨等难题完成绘制,并开设“流动美术课”教村里孩子画画,用艺术画笔为乡村振兴添彩。

    音乐学院“红音下乡,声动民心”实践团赴商丘市周边社区、农村开展文艺演出5场,以民族舞蹈、经典红歌、民俗乐器演奏、本土戏曲片段等演出形式,赢得群众喜爱,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生物与食品学院“田埂间的青春答卷”实践团赴商丘市慈圣镇开展土壤治理实践,优化土壤治理实验方案与松土促根剂配方,在田间采样记录作物生长数据,动态调整技术方案并手把手教农户操作,助力农作物增产提质

    测绘与规划学院“团汇青春育青禾”团队赴商丘市双八村、张菜园村、郭河村调研红色文化与乡村发展融合路径。为各村定制规划方案,创新“企业投资+村民参与”机制,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践行志愿服务,彰显青春力量

    传媒学院“归德正音・四海共语”推普服务队赴广西三江县老堡乡,深入侗族、苗族聚居区调研普通话使用现状,在老巴小学开展沉浸式普通话教学并结合当地茶旅产业,探讨普通话对促进文旅、拓宽销售渠道的作用。

    数学与统计学院“传承敬老美德”实践团赴商丘市梁园区白云公馆小区,清扫卫生死角,入户走访记录居民诉求反馈社区,并与社区老党员座谈,听其讲述社区发展变迁与基层服务经历。

    暖心支教护航,助力成长前行

    化学化工学院“青苗护航”支教团赴商丘师睢阳区坞墙镇陈楼村小学开展为期12天的支教活动,开设绘画、手工等课程,团队成员走进田间参与农事劳动,体验乡村生活,并入户家访了解学生情况与需求,为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师教育学院“豫见童心,书香润泽”团队在调研小学生阅读现状后,筹备500余本童话、科普类优质读物,走进新乡市南蒲社区居民托管班设计“阅读技巧指导+互动游戏+读书分享会”课程,还策划“图书漂流”“创意书签制作”活动,帮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

    国际教育学院“支教践初心”团队赴商丘市丁双楼小学开展支教活动,围绕英语趣味课、科学小实验等核心课程,创新采用互动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提升课堂效率,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调整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在趣味学习中收获知识。

    传古韵匠心之美,谱文化传承新篇

    艺术设计学院“非遗剪纸薪火传”团队走进小学课堂开展非遗剪纸教学,志愿者先播放趣味动画,生动讲解剪纸的起源与发展,随后细致示范对折、裁剪及花纹雕刻技巧,指导孩子们制作剪纸作品,在实践中播下非遗传承种子。

    信息技术学院“青春守护,文脉传承”非遗智创实践团走访商丘鱼灯非遗传承人,学习传统制灯技艺并融合机械臂、光控技术让鱼灯“动起来”,联动剪纸、戏曲等非遗项目,借助AI与AR技术打造“智慧非遗”墙绘,开展AR体验活动与实体巡游,以科技赋能非遗,让传统技艺活起来。

    外语学院“针线承古韵,香囊绣青春”团队赴江苏徐州马庄文化大院开展香包制作实践,学习香包香料配伍、布料剪裁、纹样刺绣技艺,完成多样纹样作品制作,参观调研、梳理香包演变并形成实践报告,并发挥外语优势制作中英双语短视频,多平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文学院“仲景遗韵,医道传承”团队走进南阳医圣文化园,感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医圣精神,参观《伤寒杂病论》古本、药材标本及数字化展厅,了解鹿茸、灵芝等原生药材与香菇酱等衍生产品,体悟医圣精神,增强中医文化认同感。

    发挥专业专长,打造特色品牌

    体育学院“以体赋能 阳光逐梦”实践团走进商丘市第二实验小学,以“理论奠基+实操教学”模式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教孩子学习“抱拳礼”领会礼仪内涵,练习五步拳、太极八法五步提升体能,组织武术比赛与交流活动,让传统武术在校园焕发生机。

    法学院“与法同行,未你而来”宣讲服务团赴商丘市实验中学,联合学校锁定“校园欺凌、网络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普法主题,设置情景模拟辩论、还原“模拟少年法庭”,让学生沉浸式理解法律知识,后续常态化开展“法治课堂”延伸活动。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家电维修社组建团队赴商丘市柘城县肖庄村、司洼村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提前走访村委了解需求,制定维修方案、准备好配件。服务中,成员维修电风扇、电热水壶等家用电器30多件,并同步科普安全用电,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上门服务。

    下一步,商丘师范学院将持续推进社会实践常态化、项目化、体系化建设,健全校地共建长效机制,优化实践内容设计,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与国家战略、民生需求紧密结合,在社会实践中体悟时代使命、在实干笃行中增长能力本领,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审核:徐航 编审:张颖辉 签审:刘培培)

分享: